汉阳教育云

武汉市二桥中学

>学校首页>学校简介>学校大事记>内容详情

武汉市二桥中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主题月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9-04-16 11:29 发布单位: 武汉市二桥中学 浏览量: 636 【公开】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郑萍  白桂芳

副组长:李小莉  蒋万清  袁桂萍   俞秀玲  汪李丹

成员:黄秀岚  张婷婷  赵清文  吴恒   史颜君 

三、评审小组:

二桥校区:蒋万清  黄秀岚  赵清文  张婷婷  吴恒  史颜君 

          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

芳草校区:俞秀玲   汪李丹    各学科备课组长

四、参与对象

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4月16日前)制定实施方案,举行一次启动议式,落实每周上报制度。完善教师空间,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不同学科及课型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模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

第二阶段:(4月30日前)举办一次论坛活动。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融合研究”、“智能教育”、“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教学方式变革”等内容开展一场信息化主题论坛活动。

第三阶段:(5月上旬前)教育云与阳光课堂“一二四”模式深度融合课堂比武课

(1)动员

2019.2.25--2019.2.28制定方案并在教备组长会上学习并动员此活动。

(2)培训及示范

2019.3.1—2019.3.8全校进行“教育云深度应用“培训,由骨干教师先行上示范引领课,同教研组教师观摩听课学习,进一步明确课堂比武要求。

(3)上报

2019.3.11—2019.3.15以备课组为单位上报各自比武课时间,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

(4)评比

2019.3.18—2019.4.30历时一个半月,全校教师上完比武课。

(5)总结表彰

2019.5月上旬,进行全校总结表彰。

第四阶段:(5月中旬前)活动总结,反思本次活动的得与失,总结相应的注意事项。

六、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纳入年终教师量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8、完善技术报务,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表彰办法:

1、评价办法:成立学科评委会,分别对比赛进行评价与反馈。

2、获奖办法:设立一二等奖。一等奖占30%,二等奖40%

 

武汉市二桥中学

2019年4月12日

 

 

 

 

 

 

 

 

 

 

 


附件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

 

评价

维度

评价

指标

          

20分)

教学目标(6分)

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要求; 2.准确:符合课标要求,明确具体;3.适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4.空间展示明确、突出。

教学内容(8分)

1.利用空间呈现出知识结构、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拓展资源,达到有序性、科学性、直观性;2.知识结构:简单明晰,科学性、逻辑性强,便于学习、掌握;3.问题设计:兼顾三维目标,设问科学、巧妙、有效;4.联系拓展: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已有经验知识,利用网络空间有效拓展;5.重点难点:重点突出,利用信息化有效突破难点,措施恰当。

教学环节(6分)

1.能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教学,清晰呈现;2.环节符合课型要求,完整明晰,设计灵活多样;3.各环节任务明确,活动充分;4.时间分配合理,过渡自然。

50分)

教学素质(15分)

1.语言规范,教态自然,举止端庄;2.情感丰富,精神饱满,富有激情、热情与爱心;3.情感投入自然恰当,与教学内容基调吻合;4.利用空间创设情境效果、方法、手段好,空间教学熟练高效,过程直观生动。

教学方法(9分)

1.网络空间为载体,能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2.重视合作学习,能够利用空间科学地组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3.方法灵活、有效;有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重点、难点的科学措施。

教学技术(6分)

1.创新应用网络空间;2.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恰当;3.操作规范、熟练。

教学过程(20分)

1.能够按照信息化教学设计开展教学:体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等内容及各环节要求,善于运用网络资源达成目标;2.灵活机智,调控有方;3.顺畅有序,节奏分明 4.多元评价,激励性强;5.重点突出,高效准时;6.兴趣浓厚,教学相长,7.围绕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展开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学习

水平)

30分)

学习氛围(6分)

1.民主和谐,张驰有度;2.主体意识强,自主学习时间较为充足;3.思维活跃,学生有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机会;4.课前利用空间预习的效果好。

学习态度(6分)

1.积极主动、热情参与;2.师生信息化教学认同度高。

学习方式(6分)

利用网络空间:1.自主、合作、探究、互动;2.预习、倾听、接受、巩固。

认知水平(12分)

1.知识掌握准确、牢固,学习习惯良好;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灵活解决相关问题;3.能够运用信息化提高知识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

评价

1.树立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整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巧妙解决本章节、本课时重点、难点及抽象问题,努力提高信息化“教案”设计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施教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辅导能力,能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交流;3.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高,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能够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