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将孩子们从积水中抱起来,一一交到家长手上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才终于放松下来,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那份责任,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学生校园安全的守护者。”这是前段时间发生在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校门口的一幕。那天雨势很大,校门口积水较深,当时正值午餐时间,一些需要回家用餐的孩子被困在教室通往校门口的积水路上,西大英才小学教师吴奇才正在校门口值班,见此情景,他不顾当时的雨势之大,一趟接一趟的将学生一一从教室门口抱到校门口,亲自交到家长手上。直到所有学生交接完毕,吴老师才发现全身从头到脚已被雨水浸透,连穿至膝盖的雨鞋里都被灌满了雨水......
21年前,吴奇才从黄冈师范学院毕业进入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成为一名代课老师。任教期间,吴老师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在班级里,他是孩子们信任的老师、哥哥、朋友......他工作兢兢业业,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全部奉献给了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多次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赢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在学校领导眼里,他也是一位师德高尚,团结同事,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的优秀教师。
但面对低微的收入,不稳定的身份,周围开始充斥着同事、朋友、家人不理解的声音,有人劝他离开,去寻找一份更稳定、待遇更优越的工作。但他舍不得那群总是把他当大哥哥一样信任的孩子。他说:“每当来到校园,看着学生满怀信任的眼神、改着他们越来越优秀的作业,想到自己在讲台上讲题学生恍然大悟的那个模样,我的内心就无比的满足与喜悦。这一份热爱,让我无法割舍。”
2017年,是吴奇才来到汉阳教育的第14个年头,他通过汉阳区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来到现在所在的学校,西大英才小学。在这7年里,由于工作努力,勤奋好学,他从一名班主任、数学老师,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身份转变,先后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总务处副主任、会计、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无论是什么工作,他总是大胆尝试,兢兢业业的完成。
毕业那天,孩子妈推着他来到吴奇才面前,说:“吴老师,宁宁有话对您说。”孩子缓缓从袋子里翻出一个红色的小本子--“好老师证”。他一边把本子塞到吴老师手里,一边反复说:“谢谢吴老师”……就是这个红本子成了吴老师永久的珍藏,给了他扎根教育的动力和勇气。
来到西大英才小学的第三年,吴奇才再一次勇挑重担,不仅继续坚守教学一线,还同时承担学籍管理和财务工作。每天忙完了常规教学,就得抓紧时间处理学籍和财务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
他的孩子在学校就读,不记得有多少次,孩子陪着吴奇才在办公室加班,不停地问着:“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啊?”“爸爸我们走吧,我好饿啊”“爸爸为什么我们总是最后走啊”……孩子的乖巧懂事让他内心充满心酸和内疚,因为忙于工作,身为老师的他却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因为忙于工作,孩子想和爸爸一起去游乐场、动物园的请求,也被一再推迟。为了能给孩子做好表率,直到现在,吴奇才依然坚持着对这份工作的责任与执着,坚守着那颗教育初心。
2021年,吴奇才被评为汉阳区“四有教师”。教师节那天,他作为汉阳区合同制教师代表,在汉阳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发言。正如他发言中所说:“回看昨天,我无怨无悔;面向未来,我充满期待。走在校园里,虽倍感忙碌和辛劳,但每天都能在那些活力四射的孩子们身上感受生命的神圣美丽。或许我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执着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二十多年如一日,勤勉踏实,努力奋进”是吴奇才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他用21年的坚守,24小时随时待命的工作态度,践行着“心有大我,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用忠实的坚守、执着的爱,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
往期推荐
出品:汉阳区教育局
运营:长江日报科教事业部
来源:汉阳区教育局
统筹:杨学工 张淼
编辑:杨幸慈 白璐 实习生魏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