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周报

  • 2022-05-17 11:37
  • 阅读 4156
分享到:

你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周报

 

活动时间:2022年4月15日下午14:30-17:30

活动地点:武汉第三寄宿中学3-301,线上直播

活动主题:湖北省阮征数学名师工作室——作业设计管理研讨会

主办部门: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汉阳区袁俊峰名师工作室

参加对象: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八年级全体教师、湖北省桂文通名师工作室成员、武汉市黄鹤英才陈良俊名师工作室成员、蔡甸区王丽霞名师工作室成员、东西湖区万建光名师工作室成员

简讯及图片资料:

2022年4月15日,由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承办的“湖北省阮征数学名师工作室——作业设计管理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六个环节:1.课堂观摩;2.专家评课;3.作业管理经验交流;4.作业设计分享交流;5.首席专家指导;6.阮特开讲《抓好作业设计实施,促进课堂提质增效》。

图片.png

本次研讨会首先由章锦勇老师展示一节翻转课堂,他所选择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节活动课《折纸与图形》。课堂开始前,章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充分了解到学生的课前自学情况非常良好,于是快速的进入本节课的重点过程——利用矩形纸片折出菱形。他先让学生尝试通过叠放两张长宽一样的矩形得到菱形,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尝试证明。然后让学生尝试通过其它折叠方式得到菱形,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得到了多种不同的折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章老师通过折纸视频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折纸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图片.png

图片.png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陈祖华老师针对章老师这一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1.本节课体现了低起点,高思维,课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了折线段的中点和角平分线,课中通过折纸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结合菱形的判定,利用多种方法折叠出菱形;2.表现源于思维,内容决定形式。本节课的学生表现都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冲突,由于本节课是一节操作课,所以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3.整节课的课堂活力十足,学生通过多种折叠方式得到菱形,产生了预料之外的思维火花;4.本节课体现了数学操作课的一般研究思路: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应用;5.章老师的提问具有深刻性,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不断的引导学生思考,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数学中的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思路。

图片.png

汉阳区电教专家张宝军老师同样肯定了章老师的课堂表现,他从翻转课堂的角度给予了点评:1.本节课的设计流程完全符合翻转课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三寄宿的翻转课堂模式;2.学生评价贯穿于整节课,并且评价方式多样;3.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精神,高度提高了本节课的上课效率。同时张教授建议如果能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就更好了。

图片.png

教研组长郭立新老师介绍了我校数学组研讨活动,做了题为《推进“双减”落地,深耕作业设计》的专题报告。数学教研组立足学科本位,加强研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系统设计,确保学科难度不超标、内容不超量。郭老师在交流中,展示了袁俊峰老师的综合复习课《线段与角的计算综合》、万云霞老师的概念课《统计调查》、马丽琼老师单元复习课、姜黎老师的假期作业、高龙平老师的试卷评讲课、章锦勇老师的数学活动课的作业设计以及郭立新老师的智慧班级精准作业设计,强调数学组通过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等方式探索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在作业改进实践中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处理好作业“质”与“量”的平衡,在作业基础发展与满足个性需求之间的协调,强化学生习惯培养,不断完善作业评价与落实机制,加强作业统筹管理。

图片.png

       郭立新老师同时也指出,我们还面临着作业设计多样化不够,个性化作业资源适配性不强,可复制、易操作性有待提高等诸多不足,这都是我们下阶段作业研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研究作业设计与建设高效课堂相统一,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与健康成长。

图片.png

最后,阮特介绍了江西省等有关作业设计的经验,做了题为《抓好作业设计实施,促进课堂提质增效》的经验交流。

图片.png

阮特提到,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总体目标应包括:丰富作业价值内涵;提升课程教学效度;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科学性、整体性、有效性和多样性。具体要求包括:

1. 控制作业总量

2. 把握作业难度

3. 创新作业形式

4. 加强作业管理。

最后,阮特也呼吁更多的教师能够报名加入武汉市课时作业设计大赛,大家共同探究作业设计的良策。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衷心感谢湖北省名师阮征、桂文通特级教师,袁俊峰教研员及学校领导和课程中心在整个活动中给予数学组大力支持和指导。数学组的同仁们将继续深度研究作业设计,不断提升作业的质量与效能,同时我们将在专家、特级的指导下以作业设计专项研究,作为撬动教育改革的支点,促进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效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让每个学生被看到、有支持、有空间,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图片.png

                   区教研员袁俊峰参与数学组作业研讨活动

图片.png

                 谢志刚书记、刘建中校长参加数学组磨课活动

图片.png

上一篇:弘桥小学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下一篇: 武汉市翠微中学关于开展2022年“信息技术与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