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周报
- 2022-05-17 11:16
- 阅读 1215
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周报
活动时间:2022年2022年4月26日下午第二节
活动地点:武汉第三寄宿中学3-301
活动主题:导学设计专题研讨
主办部门: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参加对象:区教育局信息技术中心专家张宝军教研员、吴晓红校长、刘建中副校长,以及二桥中学的领导、老师,三寄宿八年级全体教师
简讯及图片资料:
活动第一项:语文组董高凌老师发言
董老师汇报的课题是“学会概括--《钢琴家的脚》精读指导”。首先,她简单介绍了语文组本次课题研究的背景:现代文阅读一直是武汉中考语文的难点,既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也是老师的教学痛点;如何切实有效地教会学生读懂文本,是语文组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组内深耕精读教学,致力于推动、践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融合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智慧课堂,有探索有创新,有困惑,也积累了经验。接下来,董老师从“导学设计”和“课堂流程”两方面进行专题研讨的解说。
(1)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讲解
董老师从“学习方法建议”“学习目标设计”“课堂形式预告”“自主学习任务”以及时间分配等几方面进行一一解说,如何设计,为什么这么设计,清晰条理。7分钟微课+3分钟解决问题+10分钟文本阅读,董老师特别强调表单设计将任务分层,1--3段段意概括是必做的,而4--9段段意及主旨概括是选做的,关注了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
董老师出示本班级智能检测数据结果
(2) 课中探究学习任务单
此处,董老师重点解释了课中学习任务留白的原因:一是遵循个性化教育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集体差异,每个学生、每个班级能力水平各不相同,课前与课中学习任务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二是基于课前数据,每个学生判断自己课前整体目标达到的程度不尽相同;三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走学生的心”,化被动为主动,正符合翻转课堂的核心“以学定教”,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活动第二项:八语组杨敏组长发言
首先,杨组长表达了对区专家张宝军“教练”的敬意和感谢;其次,分享了语文组在翻转课堂推进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总结。杨组长认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为理解和表达能力,语义分析阅读法旨在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读,遵循学生阅读规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紧接着,杨组长分享了语文组项目式教研和联合教研的做法及经验,阅读组、作文组、文言文组,将语文学习的难点进行分解,将组内老师分配到各个项目组进行项目式研究,阶梯式、序列化推进,并将推进的成果集结成册--《精读语义分阶训练》《文言语感训练诵读本》,将其成果化。最后,杨组长为大家重点讲解了“课前课中任务如何区隔”,一是将目标分层,二是基于学生学情,如此,照顾到学生的差异。
活动第三项:张宝军教研员专题培训
首先,张老师高度赞扬了语文组在翻转课堂模式践行中做出的努力,他认为这是翻转课堂的重要成果,语文组的这份课前任务单堪称范例。其次,主讲了“如何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对老师们进行培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概念、组成部分和设计模板,并以楚才中学邹琴老师的《诫子书》为例,展示了课前、课中任务单,引导老师们进一步明确“目标”与“任务”的关系。张老师简短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清晰明了,在座听众表示获益匪浅,对课前任务单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领悟。
活动第四项:刘校工作指导
刘校指出,任务单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脚手架,是底层逻辑设计 ,至关重要;其他备课组能向语文组学习,进一步研究总结,由文科推及理科。第二,思考新的概念:什么是教育追求?什么是有价值的教育?任务应分层到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不是短期目标,而是可持续绿色发展目标,从而提升课堂质效。要切实关注学生兴趣是否提升?能力是否提升?思维水平是否提升?关注学生成长了没有?第三,重申翻转模式的核心---以学为中心,发挥学生主动性。墨水屏班级精准教、自主学,让学生通过“目标”“任务”脚手架,发现知识、发现原理。最后,期望老师们能抓住学生痛点和难点做更深入的研究。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