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方案

2021-2022年度汉阳区袁俊峰智慧教学研究室工作方案

  • 2021-11-30 11:44
  • 阅读 1562
分享到:

一、研究室理念

惟教尚品,学方有质。只有教师追求高尚的教育情操,锻造独特的人格魅力,构建高效的精品课堂,才能塑造出具有良好的品性、过硬的素质、优雅的气质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面向世界与未来的教育。本研究室在践行品质教育的核心是以生为本、应用驱动、终身学习、融合创新。


二、研究室宗旨
勇于探索、先试先行
减负增效、解决痛点
成长自我、成就师生


、工作目标

3.1总体目标

研究室将围绕汉阳区教育局“1+1+n”智慧教育领头雁培养计划化之智慧教学研究室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大力践行品质教育,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线。为实现汉阳区“重构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品质教育强区”的目标,以智慧教育改革为契机,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德育培养为根本,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本研究室将在基教科的领导下,教科中心、电教科技中心、体卫艺站帮助下全力参与“1+1+N”智慧教育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智慧教育名师骨干队伍。为完成教育局品质教育“六大工程”,创建汉阳教育教学强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3.2具体目标

1、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教研团队。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名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研修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实现工作室所有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最终形成有着浓郁的数学文化底蕴的数学教研团队,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发展。

2、做好个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在课余时间利用集体的智慧,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学课堂的整合,包含“一题一课”复习教学、命题技术和基于人人通空间智慧教学应用研究,大力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与命题技术水平。

3、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堂观摩。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每年都要在学校或汉阳区上一节高质量的观摩课,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点评,借此机会利用工作室的平台组织召开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区内初中数学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倍增。

4、搭建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平台在人人通空间课程社区开创本工作室网络平台,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使网络平台能成为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使师生广泛受益。

5、取得一批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成果以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录像课等方式等形式向外输出,汇集成册,如有机会将以有形出版物呈现出来。

 

四、组织构架及成员分工

袁俊峰智慧教学研究室由三类人员组成:

第一类:研究主持人--袁俊峰,汉阳区名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学科教研员
第二类:智慧教学应用研究技术助理---赵萍,汉阳区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
第三类:初中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究室成员----王松余丹张建彬

万云霞罗祖武张蓓杨晶史文君向雪莲汪玲朱琳陈婷严萍曾凤花赵莉杰15人

 

(一)智慧教学应用研究主持人职责
    主持人负责名师工作室整体架构的设计、工作室成员的遴选、工作室线上线下活动的组织和学科智慧教学研究方向的确定

(二)智慧教学应用研究技术助理职责
   智慧教学应用研究技术助理帮助主持人解决名师工作线上线下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问题,为名师工作室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技术保障;在名师工作室各项活动中负责对工作室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智慧教学应用研究室学员职责及具体分工

智慧教学应用研究成员即为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线上线下各项活动,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为本学科信息技术应用献计献策。

组织协调:张建彬张蓓罗祖武

宣传撰稿余丹朱琳汪玲

内部联系万云霞杨晶史文君

后勤保障王松向雪莲陈婷严萍曾凤花赵莉杰

 

研究方向及研究计划 

5.1研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智慧教学方面的技术应用也非常丰富,我们研究室暂定的研究方向为基于人人通空间智慧教学应用研究人人通空间在武汉市中小学日常教学了已经广泛使用,它普及面广、可操作性强,如何深度运用好人人通空间助力教育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亟需解决的课题。我们将从人人通空间中课前导学、移动讲台授课、课程社区教研、家校互动、智能检测、慧学学情等小运用入手,在日常教学中一边学习一边运用,一边总结提升,全面科学的掌握这些信息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人人争当智慧型教师。我们的研究目标有:(一)提升教学质量(二)优化教学策略(三)完善研训体系(四)改革评价方式(五)尊重差异发展(六)改善师生关系

5.2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214月至20224月)

开启基于人人通空间智慧教学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各成员根据自身基础和发展潜力,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自身追求目标,并进行合理分解。工作室以人人通空间应用培训学习、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等形式广泛开展活动,营造成员间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的良好环境,促使成员自身专业能力较以前有显著提高。

第二阶段(20224月至20234月)

研究室成员分成6组分工合作,每个研究小组根据成员自身特点及所带学生学情,在第二阶段进行人人通空间一个小应用的专项研究各小组妥善保存研究数据和过程资料,并建立起研究室成员学科教育教学活动资源库。各成员有明确的教学心得和思考,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以论文、专题讲座、网络等形式向同行辐射、示范,显现成果,形成一定影响。

第三阶段(20234月至20244月)

课题收官阶段。各小组整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在研究室主持人的牵头下汇总融合,完成整个研究室课题,以论文、专题讲座、网络等形式向同行辐射、示范,显现成果,形成一定影响。

  

 梯队培养 

研究室除支持人外,另有16名成员,每位研修成员要制订个人的成长计划,以及每学期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不同基础的成员,实现不同跨度的发展,努力培养出几名区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全面总结和整理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利用各种形式呈现,打造工作室的特色。整个培养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为目前的区级学科带头人。

第二梯队,培养区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为区优青、区骨干及特别优秀的校骨干教师。

第三梯队,培养区优青、区骨干,培养对象为各校青年骨干教师。

 

 

 

 

 

 


上一篇:钟家村明德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 下一篇: 芳草小学“四力提升”青年教师修炼方案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