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袭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来不及做教学的准备,但是,前期“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为开展在线教学,启动“空中课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接到在线教学工作的安排时,我们并没有很恐慌。但是,因为网络卡顿,师生大量滞留外地,无教材教辅等问题也影响教学的开展。但是,学校老师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们积极学习,不断寻找最佳的直播方式,经过两三天的忙乱,现在已经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式。
为了保证下午的自习答疑的效果,能够体现和学生的互动,老师们不断地尝试各种直播软件:教育云空间、QQ电话、QQ视频、腾讯会议、WPS的共享桌面,最后选择效果相对较好的腾讯会议。
九年级化学陈曙老师身在武汉,看着每日攀升的确诊患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第一个报名参加区级直播课的录制,为了保证上课质量,她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在纸上,反复练习,生怕出错耽误学生们的时间;
九年级物理杨静老师现在的工作就是一部手机。手机屏幕比较小,功能有限,为了选择一个适合的课堂软件,她大概试了近十种APP;为了备好一节习题课,要提前尝试,画图的软件,视频画图,截图再拼图···为了找到适合拍视频的角度,她自制了简易的手机支架;为了方便画图手写,还自制了电容笔。
杨静说,“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但我在克服困难,依然工作的过程中却收获满满。这些经历,即是学习也是提升,让我在教学的同时,自己也在快速成长。”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投入这场战役的老师的心声。
为了关注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在学科课程中间合理安排了体艺课程。
“音乐老师的「干货知识库」”:上周,音乐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歌曲《武汉伢》,陆陆续续收到同学们的留言和音频。通过一首首《武汉伢》,我们听到了同学对家乡的热爱,更感受到了同学们对生活的热情。
“将阳光大课间带回家”:疫情时期,师生我们难以出户,但难不倒体育老师们。彭冲老师为七八九年级的学生直播了运动拉升课程。九年级各班着力监督跳绳和坐位体前屈两个项目,要求他们早晚都要进行训练,并拍照接受老师检查。此外,针对学生长跑耐力不足的情况,体育教师们推送了20分钟的小视频,在视听娱乐的辅助下,让孩子们为体育中考长跑做准备。师生们将阳光大课间带回了家,客厅就是操场!
“疫情之下,如何提高学习自控力”:心理倪荣华老师针对调查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心理健康课主题的设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疫情之下,如何提高学习自控力》和《让学习专注起来》两个主题的线上直播课,帮助解决学生线上上课存在的自控力不足,注意缺失的问题。后期,打算针对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开展心理课程的设计,希望八年级的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以专注的态度,把握好“停课不停学”的这段非常时期。
“我们是疫区的孩子,我们不哭!”:八年级语文刘杨与孩子们共同写抗疫小诗——我们是疫区的孩子,我们不哭!音乐振奋人心,文字激荡心扉,在隔离的日子里彼此牵挂。八年级语文张利琼老师和孩子们共写“疫情日记”。张老师在日记中写到,“孩子,今夜,我希望你不要只关注课本,而要去思考疫情、思考社会。你不必立刻给出一个答案,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课本给你的是知识,而经过你的思考形成的东西是你的人格和良知。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的人格和良知决定着未来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你们,我们都切切不可一边经历,一边遗忘。”疫情让我们居家的日子里,生活给了孩子们最好的教科书!
班级是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共同抗疫的精神家园。
这是803班线上学习以来面对视力疲劳情况的一种做法。直播课堂与回放课堂结合,聚焦重点问题,缩短在线时间。
803语文学科开发了议论文写作知识系列讲座,每讲20分钟左右,每讲解决一个问题,先录制好课,有序推送给学生,便于学生听课暂停做笔记,学生听课后的问题通过作业反馈再集中解决。
线上教学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电脑和充满诱惑的手机,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呢?901班的班主任常文婷老师,在每天中午第一节课前,精心安排了每日分享。每次2名同学,分享自己在线上教学中的心里路程,分享自己身边充满正能量的感人事例,不断为班上的学生加油鼓劲。目前九年级的各班级都已经采用了常老师这个每日分享,不断的挖掘身边的感人事迹,寻找身边的正能量。
922班的吴惠为老师,充分发动学生,学生自己承担制作《九二二班级小报》,每天一期,至今已经出了六期。为了方便管理,吴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人一个编号,每组一个老师负责,再请家长做助理,每天都出一期小报,汇总一天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
1.张明睿:自律最美 七年级
对于语文课本里的“熟读并背诵全文”,张明睿同学给出了正确地打开方式,激情投入,大声阅读!此间最美,是你自律学习的身影!
2.陈睿:爬到山顶上课 八年级
因交通被阻隔在老家福建西北部山区,面对与以往相比十分艰苦的学习环境,他这样写道“在解除隔离后,我们就每天爬到山上,这样手机就能收到信号,可以看到老师的授课内容,课间的体育锻炼,就在田野里蹦,外头有绿水青山,空气特别的新鲜,就是下雨的时候有点麻烦,而且这几天特别冷,妈妈帮我拎了个火盆来,烤着火,别有一番滋味!此时感觉武汉教室的环境是多么好啊,这次的野外学习经历,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同学们一定要加油!”
3.郑艺昕:做姥姥和弟弟的依靠 九年级
由于家里突发状况,艺昕和弟弟在乡下姥姥家生活。这位坚强的孩子不仅要加入紧张的课堂学习,闲暇之余还要照顾弟弟和姥姥。疫情之下,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巨大,但郑艺昕不改积极乐观的性格,坚强地面对着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由衷地为她点赞。
1.717班彭博广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师
彭博广同学的家长正是如此,每天和孩子一起网上听课,用自己的陪伴与孩子一起坚持学习。愿每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克服懒惰,培养自律,努力学习,把疫情笼罩下的假期,变成一个自我超越的假期。每一天,我们都在为自己答题;每一天,我们都在为孩子未来的人生打样。
2.701班丰之航爸爸:诗韵滋养孩子心灵
丰之航同学的爸爸丰晓在陪孩子听完彭老师的课后,以动人的笔触写下:
1.周婉:她是语文组唯一一个有授课条件的老师,同时也承担了全区九年级的语文课程。但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实际学情,还主动承担了九年级的特殊课程安排。杨琼芳老师身边只有一部手机,为了分担周婉老师的压力,冒着危险去外借了一台笔记本回来,和周婉老师一起参与到年级组的校级课程直播中来。
2.高娟:高老师负责第一周的区级大课的录播。就在正式上课头一天傍晚,高老师突然在群里发出一个“
”的表情包,原来她那刚搬进去的新家还没有网络,用了手机热点,可是录课还是时断时续,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无法出小区大门的前提条件下,高老师又排除万难,找朋友借了一间空房子,这才勉强满足了上课的硬件条件。

3.高敬:高老师独自带着一个两岁的小孩,还要承担学校九年级数学学科的首播任务。白天孩子离不开妈妈,她就利用夜晚孩子睡着之后的时间抓紧录播,为了保证直播质量,每一堂课她都会与大家反复交流,再仔细打磨,直到满意为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首次直播她就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1.在线教学工作小结反思:各年级于2月23日前完成近两周的“在线教学”工作小结与反思,优化下一阶段教学安排。
2.调整在线教学工作重心:变第一阶段“被动应对,单边讲学”为第二阶段的“主动研究,多边互动”,各备课组开展“有效作业、有效辅导和有效检测”教研活动,通过“任务驱动,目标导学,自主学习,检测提效”的基本策略,落实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课程及任务。
3.课管中心于2月25日前督导各年级完成第一次在线月考的准备工作明确时间、任务及方式,并提前下发考试通知;
4.各年级于2月23日前完成年级组工作简报,课管中心于2月21日前和2月28日前完成学校工作简报。通过发现“在线学习”的典型教师、学生及家长,为大家树立榜样,找到方向,并通过微信平台宣传报道,供大家参考学习。
5.根据学生需要持续开设体育、美术、音乐、心理学科课程,适当增设生物、地理学科校本课程,鼓励教师创新工作思路,并做到每周要有一次课程开发和结果反馈。
6.召开第二次干部联席会议,开展干部进课堂活动:马国新校长、邱春霞主席对接七年级;江卫华书记对接八年级;谭小娟副校长对接九年级。
7.召开第二次教学教研在线会议,布置第二阶段工作。
8.持续开展学生和教师在线教学情况数据跟踪,按时完成相关评估和汇报。
1. 每周一次德育工作会:开展班级工作小结,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收集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图片及体会文字,寻找班主任在疫情下的工作方式、方法及内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成长;
2. 落实好市教育局“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工作方案”要求,做好此类学生的统计工作并将关爱责任到人,并且政教处要有具体工作方案和阶段工作小结;
3. 围绕防疫、心理健康、劳动教育、体育或书画、手抄报、种植、室内环境美化、征文等内容及形式,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德育活动,并通过美篇或校园微信平台推送,供大家参考及学习;
线上学习,学的是课本知识,更是道德品格;线上测试,测的是学问能力,更是求学精神;线上互帮,帮的是难题疑惑,更是成长教育。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待到百花齐放,我们共同走进春光,重回乌桕树下,拥抱实中校园。